生化需氧量(BOD)值越高,水中有機物含量越高,污染越嚴重。一般有機物是由微生物分解的,但是當微生物分解水中的有機物時,必須消耗氧氣。如果水中的溶解氧不足以滿足微生物的要求,水體將處于以下狀態之一:污染。 bod分析儀是一種測量水中生化需氧量的設備,如何操作BOD分析儀?
一、BOD 分析儀電解槽的制備
將約2mL飽和K2SO4注入電解槽鎢棒(表示負極)的填充空腔,清洗干凈,等待。 (內填充面距電極石英砂芯底部約70mm)將 2.2 mL 的 3 mol/L 硫酸溶液注入單鉑絲(電解陽極)內的填充腔中。 )。
將電解池放置 10 分鐘,并觀察填料中是否有任何明顯的泄漏。如果有泄漏,應在實驗前補充。
將電解槽置于主體右側的攪拌器中。
使用電解線的紅色夾子連接單個鉑線引線端子(電解陽極)。
用電解線上的黑色夾子連接雙鉑絲引線端子。 (電解陰極);
用信號線上的紅色夾子連接單個鉑片的引線端子(表示正極);
使用黑色夾子。連接鎢棒的引線(表示負極)的信號線。
將電解線和信號線插頭分別插入主機后座上相應的插座。
二、BOD分析儀基本操作
在干凈的消解杯中加入 45 mL 蒸餾水和 17 mL 濃硫酸,冷卻后加入 7 mL 硫酸鐵。加入硫酸鹽溶液和 1.0 mL K2Cr2O7 溶液并放置攪拌棒。
將消解杯放在攪拌器的凹板上,按照儀器操作程序中的“準備電解池”連接電極。
打開電源,調節攪拌器電位器,選擇合適的攪拌速度(電解液在旋轉,但沒有氣泡)。
按“Blank/Sample”將儀器置于空白位置,選擇電解電流為“20mA”。
當設備自動校正電位時,電解指示燈亮,設備開始開機,按啟動鍵。通過求解信號時間圖來創建。到達終點時,蜂鳴器響起,電解電流自動切斷,顯示COD值。
丟棄第一個數據后,在同一個消解杯中加入 1 mL K2Cr2O7 標準溶液進行測量,重復 3-4 次。重現性誤差在±2%以內,平均數據約為“40”。這表明設備運行正常,設備的精度和再現性能夠滿足要求。
三、BOD5過程測量BOD測量儀
使用 BOD 測量儀測量 BOD5 時的操作步驟如下。
將顯示溫度設置為 20°C,并保持溫度為 20°C。將主機放入培養箱,將BOD主機的電源線一端插入設備背面的插座,另一端插入培養箱內相應的插座,打開設備電源開關。設備正面電源指示燈亮,八個攪拌器攪拌正常。
預先估計待測樣品的BOD5值范圍,選擇最接近的范圍。如果無法估算,可以先測出樣品的COD值,再根據樣品的COD值確定樣品的BOD5值。如需接種,可直接獲取采樣量。根據所選的測量范圍從水取樣刻度。根據要測試的樣本數量,使用幾個培養瓶來確定其中一個樣本。如果只有兩個水樣,選擇兩到四個培養瓶,測量一個水樣,提前估計水樣的BOD5范圍,確定每個培養瓶的采樣量增加。確定幾個培養瓶所需的量。總樣本量。將水樣上清液倒入燒杯中,如需接種,則按5%或10%的比例接種水樣。將攪拌棒放入燒杯中,將燒杯放入培養箱中恒溫攪拌2-3小時。一般情況下,將水樣的pH值調節到6.7-7.5。若超過此范圍,可用適當濃度的氫氧化鈉或硫酸溶液中和。然后根據選定范圍內的取樣量,量取量筒中的水樣量,倒入培養瓶中。類似地,可以測量其他水樣。
在每個培養瓶中放置一個攪拌器,將培養瓶放置在主機上的相應位置,攪拌待測水樣,直至水樣溫度在20℃±1℃范圍內。
取8個清潔干燥的密封杯,杯內放入5-6個NaOH或KOH顆粒,將培養瓶置于宿主的相應位置,開始攪拌溶液,輕輕擰緊。水柱蓋和培養瓶蓋。
穩定30-60分鐘,同時擰緊培養瓶和水柱蓋,松開固定壓力表上的旋鈕,調整刻度使0刻度匹配。將水銀柱頂部調平,然后重新擰緊旋鈕。
如果刻度不能調到0,再松開培養瓶蓋和水柱蓋,重新調整刻度位置。如果仍不能調到 0 刻度,用吸耳球反復仔細抽吸培養瓶接頭塑料管的入口,直到水銀柱沒有氣隙,調整刻度如下: 0 刻度。接下來,擰緊培養瓶蓋和水柱蓋。調零后,水銀柱高度可能在一小時內上升或下降。如果偏離零刻度,重新調整 0 點。這種現象可能是由于培養瓶中空氣的膨脹或收縮所致。
在坐標圖上為每個樣品繪制 BOD5-t 曲線。從該曲線中,您可以在測量開始后 120 小時內的任何時間確定樣品的 BOD5 值。
四、BOD分析儀注意事項
接種稀釋水的BOD5為0.3-1.0 mg/L,配制后應立即使用。
玻璃器皿應徹底清洗。先用洗潔精浸泡清洗,再用稀鹽酸浸泡,再用自來水和蒸餾水依次清洗。
接種稀釋水樣5天耗氧量應超過2mg/L,培養5天后殘留溶解氧應超過1mg/L。一般5天內消耗的溶解氧占原始溶解氧的40%~70%。
使用虹吸管或移液管取出水樣或藥物,或加入稀釋水時,將噴嘴抬高至液位,以免操作時產生氣泡,影響測量精度,必須浸泡。
BOD測定儀通過檢測水體中微生物降解有機物時消耗的溶解氧,評估水體有機物污染程度,廣泛應用于環境監測、污水處理、水質評價等領域。其操作需嚴格遵循生物檢測規律,維護需兼顧微生物活性與儀器部件狀態,以下詳細梳理操作方法與維護要點。
BOD測定儀的管路系統(如采樣管、進樣管、廢液管)是水樣傳輸與廢液排出的核心通道,長期使用中易因水樣中的懸浮物、微生物附著、試劑殘留等導致堵塞,表現為水樣傳輸緩慢、進樣量不足、廢液無法排出等,直接影響檢測流程與數據準確性。疏通需遵循“先排查、后疏通、重預防”原則,結合堵塞程度與管路特性選擇合適方法,避免損傷管路或儀器部件,以下詳細解析疏通流程與注意事項。
BOD測定儀是檢測水體生物化學需氧量的專業設備,通過模擬自然環境中微生物分解有機物的過程,評估水體污染程度,廣泛應用于環保監測、污水處理、水質分析等領域。其使用涉及水樣處理、微生物培養、試劑操作等環節,需嚴格遵循安全準則,避免因操作不當引發設備故障、人員傷害或環境風險,具體安全使用要求可從全流程展開。
BOD測定儀是用于檢測水體生物需氧量的專業設備,通過模擬自然環境中微生物分解有機物的過程,量化水體中可生物降解有機物的含量,為水生態評估、污水處理效果判斷、環保監測等提供關鍵數據。其設計圍繞“精準模擬、便捷操作、穩定可靠”展開,特點適配多樣化檢測場景,技術指標則從核心性能維度保障檢測結果的科學性與可比性。
BOD測定儀通過監測水體中微生物分解有機物時的耗氧量,定量檢測生化需氧量(BOD),廣泛應用于污水處理廠、環境監測、食品化工等領域,是評估水體有機污染程度的關鍵設備。其校準周期并非固定統一,需結合設備類型、使用場景、部件損耗情況綜合判斷,若校準不及時或周期不當,會導致檢測數據偏差,影響污染評估準確性。以下從校準周期的影響因素、不同場景下的周期建議及校準注意事項三方面詳細解析。
BOD測定儀通過模擬自然環境中微生物降解有機物的過程,計算水體生化需氧量,其檢測結果的準確性依賴于設備調試與校準的規范性。調試校準需圍繞“設備狀態驗證、反應條件校準、檢測精度校準”展開,消除環境干擾與設備偏差,確保長期穩定運行,以下從全流程解析具體方法。
BOD(生化需氧量)測定儀是用于檢測水體中微生物分解有機物所需溶解氧量的設備,核心作用是評估水體有機物污染程度,為水質監測、污水處理效果判斷提供依據。其設計圍繞“模擬自然生物降解環境、精準捕捉耗氧變化”展開,兼具獨特性能優勢與規范操作流程,廣泛應用于環保監測、污水處理、科研等領域。
BOD測定儀通過監測水體中微生物分解有機物消耗的溶解氧,計算生化需氧量,是評估水體有機污染程度的重要設備,廣泛應用于環保監測、水質檢測、科研實驗等領域。其核心部件(如溶解氧傳感器、培養箱、反應瓶)對環境與操作較為敏感,需通過規范保護措施,避免部件損壞或性能衰減,確保設備長期穩定運行。
BOD(生化需氧量)是衡量水體中可被微生物分解的有機物含量的關鍵指標,BOD測定儀通過模擬自然環境中微生物的代謝過程,檢測水樣在特定條件下的耗氧量,間接反映水體有機物污染程度。其應用覆蓋多領域水質監測,使用方法需遵循微生物代謝規律,確保檢測結果能準確指導水質管控。
BOD測定儀通過模擬自然環境中微生物的代謝過程,監測水體中有機物降解消耗的溶解氧,計算生化需氧量(BOD),是評估水體有機污染程度的關鍵設備。實際使用中,受微生物活性、設備狀態、環境條件等影響,易出現各類故障,導致檢測數據失真或設備無法正常運行。常見故障可分為檢測數據異常、硬件故障、樣品與試劑問題、環境干擾四類,需針對性排查解決。